想要「隔間」不要「牆」
January 16, 2019
比起傳統的牆,以其他形式作為空間區隔有許多優點,例如:工期短、採光佳、空氣流通、機動性高、互動多;透過不同材料與工程的組合,可以變化出結合功能性的隔間,且空間的動線與視覺更有層次。當然,這也與民眾的美感提升有關。此外,家中有嬰幼兒的家長在開放式空間中可隨時關注孩子的動態,降低安全疑慮。
有哪些隔間的形式呢?
做為空間中不同區域、功能的劃分,「隔間」未必非得是一堵牆。以下是設計師推薦的幾種常見形式:
1.天花板
不論是基本的油漆跳色、木作造型天花板,或從牆面延伸到天花板的裝飾,都可藉由視覺重點的轉移,做出空間功能的劃分。
photo by:Ban Architecture
2. 地坪
透過不同材質做地板分區(例如:以馬賽克磚做出玄關的落塵區),或局部空間的地面架高(例如:將會客區或閱讀區的木地板架高),即可將地坪劃分出不同的區域。
3. 隔間門
如果需要在立體空間中劃分區域,隔間門是不錯的選擇!依照風格、坪數、功能、需求,有隱藏式拉門、玻璃門、軌道鐵網折門、穀倉門等多種樣式,是可以兼顧隱私及穿透性的靈活應用。
photo by:پویانو
4. 櫃體
少了一堵牆,空間放大了,再讓功能也加倍!兼具收納、置物、機能、造型、隔間等多功能的櫃體,像是廚房中島兼餐桌、落地矮櫃兼電視牆或沙發背板,對於注重實用度的屋主而言是安全選擇。此外,穿透式小型書櫃雙面皆具備收納、穿透的特質,是小坪數空間的救星。
5. 電視旋轉架
近年工業風、飯店風,可以在客廳與餐廳之間裝設鐵件五金,利用可360度旋轉的電視架,隔出不同區域的範圍,且各區域皆享有視聽娛樂的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