諮詢前期準備小秘笈(上)
愈來愈多年輕族群主張生活態度,對於空間美學的重視更甚以往,不論居家或商業空間,不再全盤交給專業設計師,反而期待更多的參與,透過空間展現自己的個性。
不過,面對室內設計裝修這件事,大多數人都是第一次,如何在與設計師初次見面的過程中,即達到有效溝通的目的呢?
有效的諮詢就是好的開始
一般而言,一個空間從裝修前到裝修後需要經過以下環節:諮詢、丈量、設計圖、報價、簽約、施工、驗收、完工結案。(註1)諮詢是屋主與設計師合作的開端,建議大家與設計師初次諮詢時預留至少1 ~ 1.5小時,讓雙方能較完整地傳達、瞭解屋主真正的需求,避免日後消耗更多的時間反覆溝通、修改。
新世代的室內裝修,屋主擁有更多的主導權,若能在諮詢之前做充分準備,諮詢過程中盡可能提供詳細資訊,藉由設計師的專業實現的成果,才是更貼近理想生活的空間。
設計師是最瞭解你生活的陌生人
為了打造屋主的夢想空間,設計師需要比屋主想更多、問更多。包含:
1. 用途
自住或出租?這與預算、材料的選擇有關。商業空間可有較強烈的風格表現,通常還有租金壓力,需要更短的工程期;若是住商合一,必須將動線、住宅區域的隱私性等納入考量。
2. 人數、性別、年齡
瞭解家中成員的人數(甚至在家時間的長短)、性別,以便提供適合的空間規劃及家具、色彩配置的建議。若有長者,建議導入樂齡空間的概念,提高居家安全防護。
3. 喜好
若家中成員有各自偏愛的風格、色彩、品牌、指定遷入的家具或家電,得兼顧各項元素的比例與協調,或考量水電的配置。(例如:想將一張有特殊意義的三人座沙發搬進新空間,整體空間的風格也許就配合沙發做設計。)
4. 興趣或生活重心
如果熱愛烹調,你需要一個舒適的料理空間、電器櫃及相關水電配置的規劃。若重視閱讀、有藏書的需求,規劃書櫃時就需要評估隔板的承重量。或者家中有寵物,地板、家具、窗簾則需要選擇耐磨、易清理的材質。
5. 現階段及未來的空間需求
不同階段對於空間有不同需求,面對可預期的未來,應提前將空間及變動性納入規劃。例如:新婚家庭的兩人世界,也許計畫幾年後有新成員誕生;有青少年的成長家庭,孩子們可能在上大學之後便搬離,對於房間的空間需求會降低。
6. 中古屋的檢測、翻新需求
屋齡較高的中古屋、老屋,通常需要在基礎工程上多花一些功夫。例如:確認結構安全無虞,格局對於採光、動線的影響,水電管路的檢測或翻新,是否有漏水、壁癌的問題等。因為與生活安全及便利性高度相關,應該在裝修階段處理妥善。
此外,像是衣物、鞋子、日常用品等收納需求,即使屋主未主動提及,設計師通常也會預先幫屋主規劃。當然,如果你有特殊的收納需求(例如:愛鞋成痴),別忘了提出好讓設計師一併規劃。
為了共同實現屋主理想的生活空間,設計師基於專業立場需要瞭解空間成員的需求與習慣。如果說設計師是最瞭解屋主生活的陌生人,似乎也不為過呢!
----------